连云港银湾简牍的发现
本文作者:倪方流
今天我想讲考古学中的一个遗憾,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一个完全可以避免的遗憾!
事件发生在江苏省银湾汉墓考古活动中。
银湾汉墓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温泉镇银湾村西南约2公里的高岭上,为一座西汉墓葬群和家族墓地。
这些位于高岭上的墓葬原本是人工堆成的土丘,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建设时,土丘被夷平,辟为农田。由于这里地势较高,村民经常从这里取土。
1993年2月底,村民在挖土时意外发现了一座古墓。
据说,当时有盗墓者用钢凿探索,撬开了棺材盖,当地镇领导得知后,来到现场,制止了挖墓、撬墓行为,并将情况报告了东海县文化局、县博物馆。
考古人员经过勘察,发现地下共有墓葬十余座,随后对其中六座墓葬进行了发掘,编号为一号墓、二号墓、三号墓、四号墓、五号墓、六号墓。发掘工作从当年二月底持续到四月,历时两个多月。
银湾汉墓发掘现场
随后,又发掘7号、8号、9号3座墓葬,至此,银湾汉墓共计发掘9座墓葬。
这些墓葬规模都不大,与常见的长方形竖坑墓一样,不同的是,它们均为石坑墓,修建在距地面5—8米深的基岩上。
从随葬品来看,墓主生前必定有一定的地位。棺椁有棺,有的甚至还有棺沿和脚室。棺坑之间的缝隙用青白色泥土填满,颇为精致。这不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墓葬,但也不是很显眼。
一号墓出土博山炉
因此,考古人员一开始并没有抱有太大的希望,但却意外发掘出了轰动全国的陪葬品。
银湾九座汉墓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随葬品,分为近十类,有铜器、铁器、陶器、骨角器、漆器、玉器、文具、书籍、丝织品等。既有当时的实用物品,也有陪葬玉器;从碗盘壶炉、梳篦镜枕被衣,到蝉璧、盖笏、室锁、剑、盒、匙、笔、印、简牍……有的在意料之中,有的在意料之外,相当丰富。如果有些墓葬没有被盗,出土的随葬品应该更多。
二号墓出土铜镜
其中一些文物是国内首次考古发现。
比如,首次发现“麻将桌”。
这块“麻将垫”2006年出土于九号墓,为“国内首例”,第二块麻将垫于2015年出土于江西海昏侯墓。
“麻将垫”是个通俗说法,正式名称叫“玻璃垫”或“玻璃棺材垫”。据东海县博物馆馆长朱雷撰文介绍,这种垫子是由300多块长方形、圆形、菱形等玻璃片依次编织而成,看上去确实像一张大号的麻将垫。
尹湾汉墓出土彩釉席(修复后)
银湾玻璃席出土地点
银湾出土玻璃席遗址
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琉璃席遗址
琉璃席与金丝玉葬具一样,也是一种高档的陪葬品,使用时铺于棺材底部,将遗体置于其中。
银湾汉墓中最珍贵、最有价值的文物是从6号墓中出土的。
1至6号墓中,规模最大的是3号墓,但早期曾遭盗墓,几乎空无一人。保存最完好的是6号墓,从未被盗墓贼光顾,也让银湾汉墓闻名全国,也是6号墓。
6号墓出土的琉璃面具
六号墓同样为夫妻墓,男墓主面部佩戴罕见的琉璃面具,规模虽不及三号墓,但制作精良,墓壁竖直规整,坑内有一椁一椁二棺,设有足室。
随葬品放置于棺椁、足匣内,其中最珍贵的随葬品是竹简,共出土竹简、木简156枚,约4万字。
出土竹简133枚,内容包括《日常记录》、《犯罪德行》、《道运吉凶》、《神鸦赋》等;木简23枚(2号墓还出土了一块文书形式的木简),共计24块。
6号墓出土木碑
23枚木简中,有10枚为木牌,是研究墓主人身份的重要资料。
其余木简均为西汉晚期东海县的相关文献档案,为县级文献档案,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行政文献档案。
根据考古报告,这些木简具体内容主要有:收藏册,东海郡乡官员任免升迁册,东海郡官员业绩册,永始四年兵器库军车装备收藏册,神龟占卜法,元延元年、二年历法,元延三年日记,服饰清单,赠品名单等。
6号墓出土竹简
主要记载西汉末年东海郡、乡镇、村落的行政设置、员额编制、户籍、赋税、人口、垦殖土地、武库、经济赋税等情况,内容极其珍贵,极为罕见。
例如《五库兵察期记》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中国兵器库建设统计报告;当时人们已经使用历法,四时、八节、节令都有清楚的记载。此外还有人口统计资料,当地80岁以上的老人占总人口的3.2%,是今天的两倍。
6号墓出土木碑
这些文献档案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原始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因此被列入首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和《江苏省珍贵档案文献名录》。
如此珍贵、国内罕见的文献档案,为何会出现在6号墓中?这与墓主人的身份有关。
6号墓出土木碑
从出土文物来看,银湾汉墓的时代为西汉中期至王莽时期,唯一可以确认身份的是6号墓的男性墓主。
他名叫石饶,字俊雄,生前是东海县的文官,历任吏部尚书、五品官、功曹使。功曹是一个小官,官阶百石,但权力不小,主要负责官员的政绩考核和升迁。出土的木简内容广泛,说明他的职权范围也很广,应该掌管着一个县的政治和经济大权。
6号墓出土木碑
正是由于这样的服务经历,才使得这些文件和档案在墓中被发现。
然而如此珍贵的出土文物却一度遭到人类的破坏,成为文物保护的一块痛。
当年,银湾汉墓一期6座墓葬的发掘清理工作完成后,考古人员召开现场办公会,向当时东海县政府、文化局及温泉镇相关领导汇报考古成果。
6号墓出土木碑
结果会议上发生了意外,一位镇领导随手从塑料桶里拿出一块泡在水里的木片看了看,这一不经意的举动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他拿出的木片,恰好是木片中最重要的一份公务名单,他拿的时候,大拇指按在木片的右上方,把最关键最重要的信息——征集册的名字抹掉了。
后来,这份文献被带到上海,试图通过远红外模糊图像进行复原,但没有成功。这批文献究竟叫什么名字?是梨园总簿还是定簿?成了一个谜。
6号墓出土木碑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人极为遗憾。
现场办公会上,决定将竹简送往连云港市博物馆抢救保护,就在考古人员准备带走时,银湾汉墓所在的银湾村却以开工补偿款还没发为由拒绝让他们带走。
为了避免矛盾激化,避免文物受到意外伤害,考古人员做出妥协,将竹简暂时留在办公室。
6号墓出土木碑
但一周后,当考古人员前往银湾村取回竹简时,却震惊了,泡在塑料桶里的竹简已经全部发霉发黑,原本金灿灿、十分漂亮、墨迹清晰可读的竹简,竟然变得十分模糊……
考古学家们每每提起此事,都感到无尽的悔恨与痛心。这已经成为了永远的痛与恨!这到底是谁的错?这到底是谁的责任?
6号墓出土木碑
6号墓出土木碑
6号墓出土的铅笔刀
6号墓出土木蝉
六号墓出土玉璧
三号墓出土玉制肛塞
6号墓出土木俑
6号墓出土的陶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