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1550—1616),出生于江西抚州临川东文昌里的一个书香世家,是明代伟大的戏剧家、文学家、思想家,是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他在玉明堂创作的《临川四梦》尤其是代表作《牡丹亭》已成为中国戏剧文化的一笔宝贵财富。
近年来,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抚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开展中外文化交流合作,举办纪念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活动。今年还将举办汤显祖戏剧节、国际戏剧交流月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唱响汤显祖戏剧大戏,让全球关注汤显祖、关注抚州、关注江西、关注中国文化。
但由于历史原因,每当汤显祖有大型祭祀活动时,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只能到福州城西人民公园内新修缮的汤显祖墓前去祭拜。这不禁让人感慨“九泉之下,何处是唐公豪气?”随着汤显祖家族墓地遗址的考古发掘,深埋地下四个世纪的唐家墓地终于露出了真容。
汤显祖家族墓全景。(图片:福州市外事办公室提供)
8月28日上午,在江西省文化厅、抚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汤显祖家族墓地考古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记者见证了唐家族墓地考古发掘的主要成果。
谈及汤显祖及其家族墓地发现的意义,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国义告诉记者,对于福州来说,这次事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为福州纪念汤显祖提供重要实物
汤显祖生于1550年,卒于1616年。从34岁中举人,到48岁回乡,汤显祖一生有52年是在家乡度过的。他在家乡福州文昌里修建了“毓明堂”,写下了《牡丹亭》,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他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出的100位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但留下的实物却少之又少。这次考古发现,将使世界各地的人们能够来到汤显祖的故乡福州,缅怀汤显祖,真切地表达对汤显祖的哀思与爱戴。
汤显祖墓将成为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点睛之笔
文昌里是汤显祖故里,也是抚州的“历史档案馆”和“老城博物馆”,是临川文化的发祥地,也是江西省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且历史遗迹众多。汤显祖及其家人墓地确定后,与东边的国家级保护单位——抚州玉龙万寿宫、北边的天主教堂遥相呼应,不仅是抚州市的旅游亮点,对抚州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为汤显祖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实物资料
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不少墓志铭,有的为汤显祖所撰,有的为汤显祖所书。碑文记载了大量与汤显祖有关的史实,为今后研究汤显祖提供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将为唐学研究提供更多一手的、真实的、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不仅为前人的唐学研究提供了佐证,而且推翻了过去的一些推论,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汤显祖的家族世系乃至整个临川文化的文化底蕴。
对于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徐国义表示,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街区整治,它是福州市棚户区改造的头号工程、城市建设项目的头号工程、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头号工程、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头号工程。本市将本着恢复原貌、激活文化、带动旅游、服务民生的理念,以“国家历史文化街区、国家5A级景区、文商旅融合示范区”为目标,全力推进。该项目总规划面积980亩,其中核心区250亩,建设控制区730亩,初步估算总投资约30亿元。 目前,项目范围内4000余户征迁工作已基本完成,项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滨河景观提升整治、大型实景演艺项目《梦回牡丹亭》、玉龙万寿宫及周边环境提升整治、历史街巷修缮等10余个项目同步推进。文昌里一期将于明年3月正式开放,届时,游客可观赏临川四大梦境、品尝特色小吃、入住精品民宿、观看经典戏剧,亲身感受临川文化的无穷魅力。
对于汤显祖家族墓地下一步保护展示工作,抚州市文昌里管委会主任艾志峰告诉记者,汤显祖是世界级的名人,家族墓地的考古发现极具震撼力和影响,充分证明汤显祖的根在福州、源于福州、灵魂归于福州。因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墓地的保护利用工作,正以“长远结合”的方式推进墓地的保护利用工作。
短期主要考虑是,文昌里管委会将主要采取“考古进行中”的方式,结合9月份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活动的要求,对考古遗址及周边环境进行简单整治,在周边铺设可逆行进的步道,并设立祭坛,满足国内外学者参拜汤墓、祭奠汤先生的需求。
主要的长远考虑是,在推进文昌里整治项目建设过程中,文昌里管委会将以汤显祖家族墓地为核心景点,依托汤显祖这张可以与世界沟通的文化名片,精心打造集出生地、成长创作地、安息地、汤氏宗祠为一体的汤翁故里区,还原汤显祖时代的生活场景,让游客感受到与汤翁为邻、探访汤氏家族、品汤翁名曲的独特魅力。
(中国日报江西通讯社 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