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八宝山陵区扫墓人最多,安葬无名墓的 81 号墓没有骨灰

发布时间:2024-09-18 20 浏览: 281

前言

据统计,近三年来,北京每年约有 100,000~110,000 人死亡。

根据“遗体不能运出北京市区”的法律法规,大部分回族死者可以根据民族习俗在专门的穆斯林墓地火化。

如何掩埋和储存死者的骨灰,同时又少占用土地,成为有关当局面临的难题。

了解中国国情的人都知道,在华人人口最多的前 13 个大都市中,不仅商品房短缺,还有人身后住宿不足。

如今北京最大的墓地是位于北京西部石景山的八宝山公墓,这里早已不堪重负。

每年的 4 月 5 日(或 4 日)是中国农历清明节,是传统的扫墓祭祀日。

在此期间,超过 500,000 人聚集在八宝山墓地扫墓。

八宝山公墓分为革命公墓、崂山骨灰安置所和后山公墓三部分。

革命公墓,顾名思义,埋葬着对革命有特殊贡献的人;崂山骨灰安置所和后山公墓是安放老百姓骨灰的地方。

在革命公墓中央最大的大殿中,大殿中央摆放着 1976 年逝世的朱德的大青石骨灰盒,两侧还摆放着许多其他中央领导人的骨灰盒。

崂山骨灰安置所位于革命公墓以西几百米处。

后山公墓位于革命公墓的西侧,那里共有 16 座房屋和数十万箱骨灰。

日落时分,清明者陆续离去,昏暗的余晖让八宝山公墓显得格外庄严。

但是,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墓地,八宝山公墓共有三座墓地。

第一个墓地是参观人数最多的墓地;第二个墓地编号为 81,但里面没有灰烬;三墓居然竖起了一块类似于武则天的无字碑。

那么,这三座特殊陵墓的主人究竟是谁呢?

八宝山陵园建设的来龙去脉

1949 年冬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掌管各种事务的周恩来总理正在考虑除处理各种外事和国事之外的另一件重要事情,那就是为在战争年代牺牲的同志找到一个永久的避难所。

带着这个想法,周恩来邀请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到他的住所——中南海西花馆。

两人一见面,周恩来就直截了当地说道:“我今天邀请你来这里,集中精力在北京建个墓地。这件事情不是小事,而是大事,我们不能忘记那些牺牲生命抗争天下的战友们,我们不能让人戳中脊梁骨,说共产党无情、不公正。

你得在北京找个好地方建个墓地,把烈士的骨头搬进去,这样我们这些幸存下来的人和我们的子孙后代才永远不会忘记那来之不易的胜利。

这个墓地不仅要作为烈士的安息之地,更要成为教育后代的地方,不能太远,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尽量不要占用农田。”

吴晗等人按照周恩来的要求,立即开始寻找墓地。他们几乎走遍了北京的每一个郊区,最后选择了石景山区八宝山东部宝中护果祠附近的墓地地址。

这个地方周围环绕着绿树成荫,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建造墓地的绝佳场所。

1951 年 4 月,政府委员会批准在这里建造北京革命公墓,两年后正式竣工。

1970年,周恩来提出:八宝山是安葬国家烈士和中央领导同志的地方,不仅在北京。

有关部门将“北京革命公墓”更名为“八宝山革命公墓”。

第一批埋葬在八宝山的革命烈士共计18人,其中一位名叫王和波,他出生于1882年,在革命斗争的岁月中与周恩来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7 年 11 月,王和伯在北京被张作林杀害。

宝山烈士公墓_宝山革命烈士纪念馆_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周恩来下令将王和波等18位烈士的遗体找到并暂时安葬在仍在建设中的八宝山公墓。

陵园正式落成后,国家为王和伯等烈士修建了100平方米的集体陵墓。

第一位被埋葬在八宝山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任碧石。

林慧因为坟祭所以人最多

说到林徽寅先生,相信大家都不会对她陌生。

她于 1904 年 6 月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因为出名的背景,他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16 岁时,林惠音随父亲游历欧洲,由于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林惠音开始从事建筑研究。

因为同一个爱好,林徽音遇到了他后来的人生伴侣梁思诚。

从今天留存下来的老照片来看,林惠音先生有着娇小的外表和优雅的气质。虽然是一张黑白照片,但很难掩盖她冰雪灵动、活泼可爱的气质。

据说,林徽寅嫁给梁思诚后,许志墨、金月林等名人都伤心欲绝。

林徽寅一生热爱建筑,同时写得也不错,留下了许多诗歌和选集。她和丈夫梁思成在建筑学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们共同引领了中国现代新建筑的潮流。

林徽寅生前应邀参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工作。

生病期间,林辉努力保护文物和建筑,但仍然坚持写书。

与此同时,林徽因奉命担任八宝山革命陵园的总建筑师,并在患病期间完成了总体设计。

1955 年 4 月 1 日,林徽寅病在同仁医院去世,按照她的遗愿,林先生将安葬在他自己设计的八宝山革命公墓,梁思诚为他的爱妻设计了墓地。

林徽寅的墓地面积只有4平方米左右,分为平墓碑和直立墓碑,墓碑为无字碑。

她去世后,梁思成先生经常来这里探望爱妻,思念满溢。

后来,梁思诚去世,夫妻俩葬在这里,相距不远。

林徽寅陵园常被鲜花围毙,是八宝山公墓中祭扫次数最多的墓地。

林徽音之所以最有墓拜扫地,是因为很多人在北京参观八宝山,后人记住林徽音和梁思诚对国家建设的杰出贡献。

出于钦佩,他们虔诚地敬拜。

为什么 81 号墓没有灰烬?

八宝山公墓的 81 号墓与其他逝者的墓地相比,显得有些特别,因为墓中没有埋葬骨灰。

其实,这个墓地最初埋葬着一个特别的人,他就是拿着两把菜刀的革命元帅贺龙。

贺龙出身贫寒,年幼辍学务农。

1916 年,刚满 20 岁的贺龙手里拿着菜刀带领村民进行革命,开始了他的革命之旅。

贺龙最初在旧军中担任职务,在南昌起义期间,贺隆担任总司令。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在我党最困难的条件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红军时期,贺隆回到湖南老家,在湘西、湖北建立根据地,成立了红二军。

1936 年,贺龙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导致红军三大主力相会。

抗战期间,他长期担任八路军第 120 师团长,带领部队与日军决战,对日军的嚣张气势造成了沉重的打击。后来,他率军建立了山西北和晋穗根据地,为全面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何龙率领第十八兵团进川,与刘邓军队合作,为解放西南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贺隆先后担任体育委主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等重要职务,在国家和军队建设中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20世纪60年代初,他隆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积极组织全军大规模军事训练,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20 世纪 60 年代中后期,贺龙受到迫害,于 1969 年 6 月 9 日因病去世。

由于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贺龙元帅去世后,只能使用“王宇”这个笔名,骨灰盒被悄悄地放入了八宝山崂山骨灰堂的地下室。

当时,谁也想不到,埋葬 81 号墓的居然是大名鼎鼎的何龙元帅。

五年后,即 1974 年,党中央恢复了贺隆的全部声誉;1975年,党中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了贺龙骨灰仪式。

此时,距离何龙元帅病逝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年。

1975 年 6 月 9 日上午,贺龙骨灰安放仪式结束,大厅上方悬挂了一条写有“贺龙同志骨灰安放仪式”字样的巨大横幅。

上午10点左右,参加仪式的各界300余人陆续到场。

此时,周恩来总理生病住院,身体虚弱,中央没有安排他参加安放贺龙骨灰的仪式。

但在仪式开始之前,憔悴不堪、异常消瘦的周恩来在妻子邓颖超的陪同下赶到现场。

周恩来走进第一休息室,叶剑英急忙上前紧紧握住周恩来的手:“首相,身体不好的时候,你怎么来了?”

周恩来点点头,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我已经对不起何先生了,这次哪里不能来呢?”

随后,周恩来赶到第二休息室,会见了贺龙的遗孀薛明。

还没来得及说几句话,贺龙的孩子们就一起冲了上来,抱住了周总理哭了起来。

和龙骨灰安放仪式由邓小平主持,周恩来作了最后讲话。

悼词宣读后,邓小平宣布,与会全体向贺龙同志雕像默哀,并鞠躬三次。

仪式结束后,贺龙的骨灰盒被放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第一室前。

更多

桑植县委书记十多人在礼堂东侧种下了几棵从家乡带来的小树苗,祝愿它日夜陪伴何龙。

因为当时的政治环境不是很明朗,即使贺龙元帅的墓地已经搬到了八宝山公墓,但出于多加考虑,他的墓地被编号为81号,意思是领导八一南昌起义。

2009年,何龙元帅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运到张家界天子山,他生前曾在那里打过游击战,也算是回到了家乡。

今天的和龙墓位于天子山和龙公园内,由两块菜刀形状的石碑组成一块大石碑,上面刻有何龙元帅的头像。

只见老元帅一如既往地拿着烟斗,上面刻着薛明、贺龙夫人题写的“元帅墓”字样。

2011 年,薛明在丈夫何龙去世后被安葬在这里。

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_宝山烈士公墓_宝山革命烈士纪念馆

值得一提的是,1982 年,中央政府彻底平反了贺隆,老元帅终于可以对酒泉微笑了。

奇怪的无言纪念碑

熟悉历史的朋友应该明白,古今中外一些名人在死后会立无字碑,寓意一生的功绩不需要用墨点缀,有功有过要留给后人评判。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第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无字碑。

但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里,还有一座特殊的无名碑,它的主人叫严有文。

解放前,严有文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傅作义的书记,实际上是暗战线上的中共党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严有文担任国家部委主任级干部,但直到去世30多年后,他的真实身份才被解密。

严幼文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1933年考入山西大学法学院。

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刚毕业的严有文与许多热心的年轻人一起前往革命圣地延安。

毕业后,中共中央西北局安排他加入国民党西北军马洪奎部。

1938 年 9 月,严有文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接下来的七年里,严有文被迫断绝了与党组织的一切联系。全面

抗日战争胜利后,严幼文恢复了与党组织的一线联系。

他的上级是中央社会部第一办公室主任罗庆昌和中央社会部代理部长李克农,一级以上是毛泽东主席。

这说明中央对严有文的情报线非常重视和保护。

此时的严有文已经是国民党第十二战区政治部副主任,同时兼任傅作义的机要秘书,统帅党的傅作义在解放战争史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平津战役时,党中央希望与傅作义和平谈判,敦促对方投降,避免毁掉北平这座千年古都。

这时,严有文建议傅作义尽快开始与中共中央谈判,和平解决北平问题。

在谈判过程中,严有文做了大量的工作。

没过多久,全国解放,胜利终于来了,中央政府为了考虑傅作义等投降成城的将领的情绪,决定让严幼文继续潜伏,帮助傅作义进行国民党旧军的改造。

这么多年过去了,严有文的身份一直是国民党的高将,他承受了太多。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严幼文与傅作义的部队接受重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1953 年回国后,他担任水利部农田水利局副局长。

在三年的自然灾害中,严幼文因食道癌去世,享年 48 岁。

在那个特殊的时代,严有文的身份和背景问题,导致他的孩子和妻子受到了许多虐待。

1993年,在知情人叙述和提供的资料中,严幼文的真实身份终于被公之于众。

因为严有文的身份太特殊,他作为中共党员、隐蔽战线工作者的身份一直没有被公开,这也导致了严有文的墓碑上没有标明他的真名。

直到 1993 年,当党中央恢复了严有文的全部名誉时,他的名字和一些相关事迹才被添加到他的墓碑上。

像经典谍战剧《风筝》的主角郑耀仙,不知道严幼文因为身份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然而,他从不向组织求情,默默地将毕生的事业奉献给以实际行动建立共和国。

他是一个高尚的人,绝对忠于党,不为名利,他的事迹后人永远不会忘记。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