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攻入紫禁城东华门。慈禧太后吓坏了,收拾东西准备逃走。
在这关键时刻,慈禧太后还惦记着珍妃,便让二当家太监崔玉贵将珍妃从冷宫中带了出来。
珍妃被关在冷宫三年了,门上的封条已经发黄了。
吃饭、洗漱的东西都是从窗户递过来的,厕所每天清空两次。
慈禧太后独自在一个叫颐和轩的小院里等候,没有其他侍从。
颐和轩宫总管崔玉贵和王德欢带着珍妃来到了这里。珍妃向慈禧磕头问好。慈禧太后冷着脸说道。
崔玉贵后来的记忆清楚地记得慈禧与珍妃的谈话。
慈禧:“外国人进来了,外面一片狼藉,如果你受到侮辱,那就是皇室的耻辱,也是我们祖先的耻辱,你应该明白。”
珍妃:“我明白了,我不会为难祖宗的。”
慈禧:“你年纪小,容易惹麻烦!我们要出去一段时间,不方便带你走。”
珍妃:“可以回避,但皇上必须留在京城,才能维持大局。”
慈禧:“你都快死了,还敢胡言乱语!”
珍妃:“我无罪死!”
慈禧:“不管你有罪与否,你都必须死!”
珍妃:“我想见皇上,可是皇上不让我死!”
慈禧:“皇上救不了你,你过来!把她扔进井里!”
崔玉贵和王德欢打开了乐寿殿前一口井的井盖,然后拖着珍妃往井边走去。
甄妃走不开,对崔玉贵道:“放开我,你也要逼我死吗?”
崔玉贵不敢忤逆慈禧太后,只好对珍妃说:“你不下去,我也得下去,对不起。”
珍妃大骂崔玉贵,崔玉贵用踩毡盖住珍妃的头,将她头朝下塞进井里。
据后世史学家考证,慈禧太后杀害珍妃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首先,珍妃支持光绪帝变法,推荐变法人才,对慈禧太后构成威胁;
其次,珍妃受到光绪帝的宠爱,导致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后失宠;
第三,甄妃干涉政治,出卖官职,收受贿赂。
但即便甄妃犯了错,她的罪也不会导致死亡。
慈禧把珍妃关起来,让她受苦,现在她要逃走,她也只好铲除根源。不然的话,如果慈禧离开,珍妃就更有可能逃跑或者被释放。
杀珍妃的是慈禧,亲手杀的是太监崔玉贵。我们来看看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样。
崔玉贵,1860年出生,本名崔治实,直隶河间县人。他12岁时就阉割了自己。他对自己如此残忍,是因为他家境贫寒,他想以太监的身份扬名立万。
崔玉贵和李莲英是同乡,有血缘关系。李莲英的年纪比崔玉贵大很多,但论辈分却是他的表弟。在李莲英的帮助下,崔玉贵当上了太监。但崔玉贵一开始并没有能够进宫,而是被分配到了邑夑的庆王府。
崔玉贵自幼能言善辩,深得庆王宠爱,视他为干儿子。奕劻是晚清重臣,深受慈禧器重。为了讨慈禧的欢心,奕劻想在宫中成立一个戏班。
除了舌尖之外,崔玉贵还会打八卦掌,功夫不俗。再加上他喜欢唱几句京剧,庆亲王就指派他在宫戏班里演武戏,这给了他一个接近慈禧的机会。
擅长武术的崔玉贵将武胜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出彩。慈禧每次观看都如痴如醉,逐渐获得了慈禧的青睐。
光绪七年(1881年),21岁的崔玉贵晋升为宫中第二太监,授三品。从此,崔玉贵成了慈禧的名人。
崔玉贵将珍妃扔进井里后,立即跟随慈禧逃往西安。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外国侵略者撤军,慈禧太后返回北京。
崔玉贵没想到自己平安回来后就倒霉了。
据说,慈禧太后多次梦见珍妃寻死,导致她经常失眠。于是回到北京后,她就让人把珍妃的尸体打捞出来,安葬在恩继庄太监墓地附近的宫女墓地里。 ,为了安心。
而且慈禧太后说珍妃投井自杀是为了保贞操,大张旗鼓地追捧珍妃为贵妃,企图粉饰自己。
但要简单地解决问题却并不那么容易。有大臣认为,珍妃之死是慈禧太后造成的。
为了平息外界的怀疑,慈禧太后不得不请太子载沣将珍妃的死因从“投井自杀”改为“被崔玉贵淹死”,称她是当时并没有打算把甄妃推入井里。 ,他只是愤怒地说着,没想到崔玉贵竟然被推倒了。
按理说,杀妃是死罪,但慈禧太后不愿意处死崔玉贵,所以将他送回了庆王府。
外界传闻平息后,慈禧太后将崔玉贵召回宫中。
崔玉贵再次受聘于慈禧太后,直至1908年去世。
慈禧太后去世后不久,李莲英、崔玉贵相继离开皇宫。
崔玉贵在宫里积攒了大量的钱财,购买了680多亩土地捐给了利马关帝庙。当他离开皇宫的时候,他并不孤单。他带着一群弟子和孙子,住在寺庙里,种田。
崔玉贵当二总太监已经很长时间了,很多人都惧怕他。不过,和很多武功高强的人一样,他为人非常豪爽,不阴暗,所以大家对他又怕又不防。他在宫中的人气还是不错的。许多人对他非常忠诚,在他离开皇宫时愿意追随他。
民国十五年(1926年),崔玉贵因背部坏疽去世。
崔玉贵在关帝庙平静地生活了十几年。不知他对杀了甄妃是否感到不安,但不得不承认,他在把甄妃扔进井里之前说的那句话是对的——你不下去,我就得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