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

发布时间:2024-10-05 20 浏览: 79

杨靖宇

(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济生。 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正月二十三日)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荔湾村。他的父亲马西龄是一位贫困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入私立学校。 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 1923年进入开封纺织印染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北上胜利,领导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初,调任中共河南省委,在洛阳、开封等地三次被捕入狱。 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并在狱中继续抗争。 1931年“九十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他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第32军南满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第一师师长、政治委员。 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36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基本队伍有6000多人,分布在满洲南部,开展抗日斗争。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攻击日军,支持关内斗争。 1938年5月,在南满召开党军干部会议,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的策略。会议结束后,通化、临江地区抗日斗争展开,沉重打击了敌伪部队。同年冬,日军加紧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破坏,使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困难。杨靖宇带领一路军1400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次年,他在蒙江县与敌人战斗中损失惨重,队伍只剩下400余人。 1940年1月,为解决军队给养问题,他命令部队主力北上,并率小部队向东进军。 2月23日,三道尾子在吉林省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与敌遭遇。经过一番激战,他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

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门票_杨靖宇将军故里_杨靖宇将军故居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尚德,儿名顺庆,小号济生。 1905年2月26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于宜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荔湾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在村里的私塾读书。 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第一所高等小学成立; 1919年,“五四”青年运动席卷全国,年仅14岁的杨靖宇投身于激烈的斗争; 1923年秋,考入河南省开封织染学校。 1926年在该校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冬,按照党组织指示,回到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 1927年春,当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 4月,他领导响应震惊中外的豫南农民起义,组织5万武装农民围攻确山县。经过四天激战,攻克县城,击溃北洋军阀第八军一个旅,活捉县长王少渠,成立建国后县级人民政府确山县临时公安委员会。共产党领导的政权,杨靖宇当选为常委; 6月1日,在确山县城关镇老横仓(地名)由共青团员转为中共党员。 7月15日,武汉国​​民党政府发动叛乱。新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当地顽固势力的反对。杨靖宇、张家拓、张耀昌、李明启等同志率部转战县东刘店地区,继续斗争,开辟新根据地。 9月30日,他与李明启、张家拓、张耀昌等领导刘店秋收起义,改组中共确山县委员会,成立中国工农红色豫南游击队陆军,以杨靖宇为总司令。在此期间,我们与数倍于我的敌人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击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的进攻和地方顽固势力的骚扰。当时,这支部队控制了东起马乡、南至明冈、西至县城、北至水屯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党中央指示下,为了开展长期游击战争,建立坚实的革命根据地,把胜利引向全国,部队后来离开平原,奔赴山区,开辟了四王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秋末冬初,杨靖宇被调到河南省委工作。在此期间,他曾3次被捕入狱。被党救出后被转移到上海。不久,他从上海调往东北。在东北期间,历任中共抚顺特支部书记、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总工会主席。 ——日本将军同盟、中共满洲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盘石游击军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师师长兼政治委员陆军、东北民主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在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围子​​壮烈牺牲。他当时只有35岁。

杨靖宇将军故居_靖宇县杨靖宇将军殉国地门票_杨靖宇将军故里

杨靖宇将军故居纪念馆

杨靖宇将军故居纪念馆位于驻马店市以南5公里、京广铁路以东的宜城区古城镇荔湾村。始建于1966年秋,后在十年动乱中停工。 1981年扩建开业,建筑面积4466平方米。

博物馆大门坐北朝北,为砖石结构。建筑宏伟,重檐斗拱,琉璃青瓦顶。门楣上写着:“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故居纪念馆”。背面有朱德主席亲笔题写的“人民英雄杨靖宇同志永垂不朽”十三个铿锵有力的大字。进去的时候有一条干净的通道向南。路西是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住房。东路中角的大门,形似满月,古朴典雅。过了月门,便是整洁宽敞的庭院,绿草如茵,花香扑鼻,紫竹亭阁,苍松翠柏。庭院中央,杨靖宇将军雕像肥硕,坐北朝南,巍然矗立。主大理石基座高2.00米,厚0.80米,宽1.20米。碑文为“杨靖宇将军,1905-1940”。雕像剑法高超,工艺精湛。南面是一排九个展厅,展出照片、图表、油画等92件展品,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杨靖宇将军的生平事迹。雕像的北面是一座普通的农舍。门楣上悬横匾,上书“杨靖宇将军故居”。院内有北房四间(西三房一门,东房一门),两房各有两间小房。东西配房各三间,均为砖木结构,小黄瓦顶。庭院西侧有一棵槐树,是杨靖宇将军年轻时所植。北屋是杨靖宇将军的出生地和青年时期的居所。里面有两张木床、一对睡柜、一个半柜和一个大立柜、一张方桌、一张抽屉桌以及茶壶、脸盆等用品。这些家具都是杨靖宇年轻时用过的。北房东端的一个房间里有简单的桌凳。这里是杨靖宇将军年轻时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时经常举行秘密会议的地方。一些重要的斗争策略就是在这里产生的。东西厢房为陈列室,陈列照片、图表、文献、书籍等101件,集中展示杨靖宇青年时期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他领导豫南农民革命期间的革命文物,比较齐全。南方农民暴动时使用的旗帜、步枪、手枪、大刀、长矛等。还有他担任东北抗联总司令时使用过的搪瓷碗、军用锅、切菜板、皮夹克、皮床垫等军用物品30余件,以及学习用具为了将军的童年。这些珍贵的文物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和将军的光辉生活。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