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瑞典的转机时间只有一天,但我宁愿放弃首都斯德哥尔摩,也一定要去参观诺贝尔故居。
诺贝尔故居位于卡尔斯莫加的桦树山。卡尔斯莫加是一个海滨小镇,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树木。百花山庄也不是山。茂密的白桦林环绕着大片椭圆形草坪。绿色的草坪上矗立着一座白墙红顶的二层楼房。屋后有一池清水,楼前有花坛。花坛里,华丽的红玫瑰围绕着一根大理石方柱,柱顶上有一尊诺贝尔的青铜半身像。他和蔼可亲,谨慎而成熟。他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锐利的目光,仿佛在静静地注视着后人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
走向小楼的时候,我开始感到有些紧张。在你的想象中,一位伟大科学家的住所一定是极其神秘、光怪陆离的。然而,进去之后,我却大吃一惊:眼前的橡木楼梯,两侧的客厅和会客室,竟然是如此的普通。烛台、壁炉、桌椅和普通老百姓的家里没有什么区别。宿舍里,只有一张单人床,一把椅子,仅此而已。只是二楼的书房有所不同。书柜极高,书籍极厚,书脊呈银色。宽大的办公桌上,摊开的记事本有半尺多厚,上面写满了图表和表格,让人感觉一切都难以理解。画廊内有一个展示柜。其中之一展现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著名意志。我看到了,突然有一种感觉()。
出了小楼,沿着草坪上的小路向北走300米,就看到了一排简陋的平房,一共三个大房间。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诺贝尔的一个实验室。柜子、桌子、桌子、地板上摆满了大大小小的各种瓶瓶罐罐,就像一个玻璃店。地上有一尊诺贝尔的雕像。他正集中精力启动爆炸装置。多么像他勤奋生活的写照啊!
走出百花山庄,我不时回头看看那座美丽的山庄。草坪上的铜像已成为我脑海中永远不会消失的形象。
1. 将下列三个单词正确填入短文括号内。
悲惨、犹豫、惊讶
2.这篇短文是一篇采访,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诺贝尔的敬佩之情。请摘录一句话来表达这种感受。
3、文章最后说:“草坪上的铜像已经成为我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形象。”诺贝尔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是怎样的?
(1)用“——”画出描述诺贝尔外貌的句子。
(2)在作者心中永远不会消失的形象是诺贝尔精神和诺贝尔奖。
4. 如果让你在诺贝尔半身像前写一段总结***,你会写什么?结合文字“诺贝尔”,请尝试写下来。
回答:
1.犹豫、惊讶、悲剧
2.这是他勤奋生活的写照!或者:草坪上的铜像已经成为我脑海中永远不会消失的形象。
3.(1)他和蔼可亲,谨慎而成熟。深邃的眸子里闪烁着锐利的光芒……
(二)深入勤奋
4、无私的科学研究带来了更多的伤害和痛苦,最后他悔悟了,证明他是世界人民的毁灭者,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