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威海3月28日记者从荣成市人民政府官方微信获悉,随着社会文明进步,燃放爆竹、烧纸钱等旧俗正逐渐被废弃。越来越多的荣成民众开始采用献花、植树、吟诗、网上追悼等文明方式悼念先人。随着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临近,荣成市就悼念、祭祀、生态殡葬等事宜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举措和鼓励政策。
近年来,荣成市高度重视文明扫墓工作,先后制定了《关于严禁封建迷信和超大殡葬用品的通知》,依法禁止有关封建迷信和超大殡葬用品,出台了《荣成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行文明祭祀、生态葬的实施意见》,倡导绿色葬礼、低碳祭祀、节俭祭祀、安全祭祀。
同时出台相关政策,对采用节地型生态葬的居民实行奖励补贴政策,对按照节地型生态葬标准新建(改建)的公益性公墓给予适当补贴,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荣成户籍居民死亡后不留骨灰的,每例奖励1000元;对采用海葬、树葬、花坛葬、壁葬等节地型生态葬方式的,每例奖励800元。
随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倡文明祭祀工作的不断深入,荣成市在农村各处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在村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积极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认真贯彻各级政府的政策、法令、法规,倡导群众破旧立新风,养老优抚、简葬,移风易俗,办简葬,遏制旧风旧习,弘扬文明新风,这在荣成已成为一股风气。其中,虎山镇浮罗山村91岁的老党员刘克明,死后留下遗嘱,要求海葬,成为荣成市移风易俗的带头人。
据悉,为倡导清明节文明扫墓,荣成市文明办联合荣成市民政局、公安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向荣成民众发出倡议。
此外,为方便民众清明节期间上坟,荣成市还开通了清明节扫墓专线,清明节当天荣成市政府东区将开通前往元宝山墓园的临时班车,班车时间为上午5点50分发车,中午12点结束,班次间隔约20分钟,市民可免费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