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浏河公墓官网

官方热线: 400-616-7959

24小时热线:150-2115-4828

自驾车线路: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详情请拨打400-616-7959, 150-2115-4828(微信同号)咨询

公交车线路:

浏河公墓墓园班车:购墓免费接送。

冬至、清明期间全市设有多处祭扫专线班车,请提前一月购票。票价若有浮动,恕不另行通知。

太原北齐墓壁画蕴含天地内涵

发布时间:2024-09-05 18 浏览: 39

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

徐显秀墓正面壁画的展开图。

近日,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壁上乾坤——山西北朝墓葬壁画艺术展》再次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著名画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陈丹青携其摄影团队前来观展,并盛赞山西北朝壁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引发新一轮北朝壁画热潮。

太原是我国发现东魏、北齐墓葬最多的地区之一,目前发现有刘圭、韩祖年、娄睿、许显秀、库狄惠罗、韩懿等北朝墓葬,这些北朝墓葬显示出较高的文化品位,其中娄睿墓和许显秀墓壁画极为绚丽,堪称北朝壁画的杰作,具有极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娄睿墓壁画

娄睿墓北齐壁画是“壁上乾坤”展览中艺术水平最高的一组壁画,1979年至1981年在太原市王郭村出土后,引起文物、考古和绘画艺术界的轰动,被誉为“上承魏晋,开隋唐”的杰作,填补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一项空白。

娄睿墓东北7.5公里处,是晋阳古城遗址,与隋炀帝于弘墓相邻,西北与举世闻名的晋庙相邻。墓主人娄睿是北齐外戚(高祖高欢妹夫之子,高欢妻子娄太后之侄),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北齐贵族。

北齐统治者鲜卑族在进入中原之前,过着随水草而来的游牧生活,马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娄睿墓壁画中众多的马匹和骆驼最令人着迷。据统计,娄睿墓壁画中的马匹多达200余匹,且无一匹是相同的,栩栩如生,有专家推断是北齐艺术大师杨子华的作品。

娄睿墓壁画中的马,四肢强健,身躯雄伟,有的昂首嘶鸣,有的低头刨地,有的扬蹄奔腾……均先用淡墨勾勒轮廓,再设色。红、黄、孔雀绿、青铜、褐等色彩鲜艳夺目,气势磅礴,表现出皇家绘画的独特风格。人物、马的造型简练凝练,线条紧绷有力,既朴实生动,又疏密有致;不仅写实准确,而且生动传神。人物的颈背交相呼应,战马腾跃嘶鸣,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墓主当年出行的盛况,堪称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_墓室壁画的起源

“臂马导引图”。

墓道西壁第二层,骑着灰马的人物画,表现为骑手先将右前蹄向前伸,后退,再将左前蹄弯曲,停止。其昂首挺胸,张口高声嘶鸣,鬃毛竖立,颈部鬃毛似有颤动摆动,呈现剧烈的下蹲状态。全身的重力都压在左后腿上,右后蹄也在整个身体的压力下,停止了前行。下蹲的臀部像扫帚一样剧烈地扬起尾巴,仿佛受了惊,甚至还吐出一行屎。骑手似乎被这种剧烈的动作惊动了,于是转身后退。此图与唐代画家韩干的《照夜白图》难分胜负,但后者的臀部动作没有前者剧烈。

墓道西壁下层为《四马四部击鼓图》,最前面四人两两相对而立,手执长号吹奏,四匹马静静地站在他们身后。最前面右侧的白黑斑马三蹄站立,左前蹄抬起,似在掘地。马头微微下垂,双耳前倾,双目下视,仿佛听到了长号声和马蹄掘地踏出的节奏。构思独特,立意奇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丽华

徐显秀墓壁画

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

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_墓室壁画的起源

高贵美丽的女墓主被画上了三只眼睛,其中一只明显画错的眼睛没有被改正,直接在上面画了一只对称的眼睛。

2001年在太原市郝庄乡王家峰村万亩梨园发掘的徐显秀墓壁画,虽然没有被纳入这次“壁上乾坤”展,但其艺术价值丝毫不逊于其他壁画,与太原娄睿墓、河北万章墓壁画并列为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

“这是迄今为止保存最完好的南北朝壁画墓。彩绘壁画保存完好,气势磅礴,生动逼真,色彩绚丽如新。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和对色彩、线条的把控令人惊叹,是中国美术史上的杰作,代表了当时绘画的最高水平,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这是2002年徐显秀墓获“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时的评价。

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_墓室壁画

北墙东侧的乐师中,有一人假装吹笛子,但画家却忘记了这支笛子。

徐显秀墓内壁画分三部分:墓道两壁、甬道、墓室四壁均绘有彩色壁画,总面积达330余平方米。墓道、甬道、天井为仪仗队;甬道入口及两壁为手持鞭剑的仪仗队;墓室壁画分布于顶部及四壁。圆形穹顶上绘有黄、灰色两层星图,白色圆点象征星宿。顶部似乎有一条由东北向西南的分界线,象征银河。墓室四壁北壁为墓主夫妇在家宴饮的情景,西壁为墓主备马出行的情景,东壁为墓主妻备车的情景,南壁为仪仗队和神兽的情景。墓室壁画共绘有各类人物200余人,马7匹,牛车1辆,神兽8只,以及各类仪仗队、兵器、乐器、生活用品等。画中物件大小与实物一致,栩栩如生,内容繁杂,布局和谐,人物形象复杂,脉络清晰。

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

马鞍袋和宫女衬裙上的连珠纹源自波斯,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资料。

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_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

画家把整个墓室看作是一块画布,在同一水平坐标上从墓室向墓道横向延伸。每组绘画都是整体画面的一部分,每组画面又与另一组画面有过渡和衔接,使壁画内容相互衔接,达到天衣无缝的效果。壁画绘制简练、快速,人物动态造型逼真,透视意味依稀可见,仿佛熟谙写生之法,又有速写之精髓。在粗糙的墙面上,笔法如行云流水,不打草稿,却到位,挥洒自如,几乎没有任何修饰的痕迹。画家对造型的把握和对线条的控制令人惊叹。壁画中人物的面部,颧骨、面颊处都用胭脂轻轻晕染开来。画家并没有采用通常的先勾勒轮廓、再填色的方法来描绘墓主夫人和两名侍女服饰上的纹饰,而是直接用彩笔点绘,取得了不同寻常的视觉效果。

徐显秀墓壁画充分再现了北齐权贵们奢华的生活场景,准确地反映了各类人物的社会关系,为研究北朝晚期的丧葬习俗和制度、墓葬壁画的规制和题材以及服饰、车饰、马具等细节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为研究北朝时期的社会生活、风俗习惯、社会物质文化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壁画的绘画技法和绘画艺术水平,对研究中国绘画史具有重要的价值。

墓室壁画发展的五个阶段_墓室壁画的起源_墓室壁画

女主人的两名贴身女仆梳着一种从未见过的“发型”(有人说是帽子),其来源似乎可以追溯到印度阿旃陀石窟内的壁画。

此外,徐显秀墓壁画中的人物和装饰图案体现出浓郁的异域文化气息。人物大多身着鲜卑风格的服饰,头饰和发型体现出明显的北方游牧民族特征。其略微细长的瓜子脸型、圆润丰腴的面容、强健有力的体格,无不彰显出胡式风格,成为探究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不可多得的实物参考。

文/龙振谭志辉

近期热门话题

摄影:李纯

墓区声明
看墓请提前预约,以便安排工作人员接待。自驾车提前预约可报销500元油费。
墓区销售热线:400-616-7959
24小时咨询热线:150-2115-4828(微信同号)
免费专车接送 专业顾问全程陪同 购墓优惠多赠品丰富

400-616-7959

150-2115-4828